1)第479章 试探_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9章试探

  氢弹和原子弹的价格都不算贵,各个有核国家主要支出其实是在研制阶段和每年的维护上,如果只是生产出一批马上就在月球上用掉,其实花费的钱比想象中要少。

  而且根据基地的超算模拟,其实所用的核弹当量越大、对以后的开采越有利,能够继续降低后续成本。

  千万吨级氢弹爆炸时的超压能够将岩石和月壤全部抛出去,并因为月球低重力大量散开,获得的爆炸坑将是一个光滑到难以想象的抛物面,壁面被冲击波压实还不用担心垮塌的问题。

  最最理想的模型是用一颗2亿吨级当量的超级氢弹在约1000米深度引爆,但这几乎不可能,现实一点的方案是分三次分别使用6、3、1颗1500万吨当量氢弹分三层爆炸,通过控制爆炸位置获得1200米到2000米深度的矿坑。

  这可比其传统手段方便多了,不但费用能够节约80%以上,而且工期可以压缩到1个月左右,并且炸完就几乎具备了开采条件。

  所以核爆方案一直是基地认为的最好解决办法,但并没有第一时间提出,而是一直等前期研究遇到困难的时候再提出来。

  现在林炬就想先探探口风,看一下上面的态度怎么样。

  反正基地是无论如何不会造这些玩意的,还是得想办法说动官方。

  他本以为佘院士的反应会很大,但后者却只是稍稍惊讶了一下就陷入了思考,好像真的在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

  核弹开矿……其实在讨论联合矿业成立问题的时候航天局内部就讨论过,很容易就想到了这个方向。

  别的不说用核弹就能节约出大型火箭的发射次数,一颗原子弹或者氢弹的重量最少一百多公斤、最多两三吨,长征六号、长征二号、三号乃至一些民营航天公司的小火箭都能够轻松打过去,技术上非常简单。

  但这个方案最终没有风声的原因并不是技术,而是一份条约。

  “小林,你应该知道《外层空间条约》。”

  林炬马上领会,明白了佘院士指的是什么。

  上个世纪随着各大国陆续拥有原子弹、氢弹以及弹道导弹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全世界都在担心外太空也成为另一个战场,加上冷战各方也不愿意继续扩大军备范围增加压力,最终签署了《外层空间条约》。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任何一方不得在太空或者其他天体上建设军事基地以及毁灭性武器,其实就是在限制核武器不向太空扩散。

  作为一个在乎声望和信誉的大国,绝不能公然违背自己亲手签署的条约,那样的影响过于恶劣。

  哪怕事实上各国都从未放弃在太空军事化上的努力,但打的都是“侦察”“防御”等旗帜,绝不会光明正大的承认,把核弹直接扔在月球上太敏感了,一定会引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